答: 公所接受民眾提出低收入戶申請後,必須檢視相關文件或證明是否齊全、派員訪視評估申請戶的家庭實際狀況、查調財稅等相關資料、建檔,或將有疑義的個案送往縣市政府進行複審,如審核符合資格,相關福利會追溯到資料備齊當月發給,以維護民眾權益。 九、可以幫別人申請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嗎? 答: 申請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時,需提出申請人印章、全戶最近3個月內戶籍謄本、全戶郵局或銀行存簿封面、內頁影本及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均屬家庭隱私資料,且社會救助法第5條第2項明文規定,除非個案有特殊情形,經由地方主管機關同意以外,其他申請人仍應由同一戶籍具行為能力人代表之。 十、申請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一定要由戶長提出嗎? 答: 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申請應由同一戶籍具行為能力人代表,但情形特殊,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同意者,不在此限,所以不一定要由戶長提出申請。 十一、低收入戶可以購買或是修建房屋嗎?會影響低收入戶資格嗎? 答: 取得低收入戶資格以後,再去購買或修建房屋,只要房屋價格列入家庭財產計算,沒有超過公告金額,並不會影響低收入戶資格。 十二、若遷移戶口,會影響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嗎? 答: 如果在同一縣市內住址變更,並不會影響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但是如果遷移戶口到其他縣市,則應由遷入地的縣(市)主管機關重新審核。 十三、本來具有低收入戶資格者,在100年7月1日社會救助新制開始施行後,還需要重新提出申請嗎? 答: 如果是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審核通過的低收入戶,並沒有以隱匿、詐欺或其他不正當方法取得低收入戶資格,也沒有因為家庭收入、資產增加,而超過低收入戶審核條件,低收入戶資格可以維持到100年12月31日,不須重新提出申請。 十四、低收入戶審查未通過或是被取消資格,可以要求重新審查嗎? 答: 民眾對低收入戶審核結果有疑義,可以先打電話詢問公所或縣市政府承辦人,或者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向縣市政府或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復,縣市政府受理後將會重新審查。如果是對審查未通過或是被取消資格的原因有所不服,也可以依訴願法規定,自處分書到達的次日起30日內提出訴願。 十五、如果有民眾提供假資料取得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身分,政府會如何處置? 答: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主管機關會停止社會扶助,並得以書面行政處分命其返還所領取的補助: 【應計算人口範圍篇】 一、哪些人會列入家庭應計算人口範圍? 答: 家庭人口包括: 二、哪些人免列入家庭人口應計算範圍? 答: 三、特定境遇單親家庭的定義? 答: 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且獨自扶養未滿18歲未婚仍在學子女: 四、已經出嫁的女兒,實際未共同生活,也沒有扶養父母,會被列入家庭應計算人口範圍嗎? 答: 為了貼近民眾實際生活狀況,社會救助法已經排除未共同生活且無扶養能力的已結婚直系血親卑親屬。也就是說未共同生活、無扶養能力(備註1)且已經出嫁的女兒、孫女、外孫女(若是兒子已經結婚也是)不會被列入家庭應計算人口範圍,但若調查後發現實際有扶養關係存在,仍會被列入家庭人口計算範圍。 備註1:根據社會救助法施行細則第五條,所稱無扶養能力,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動產及不動產未超過中央、直轄市主管機關公告當年度一定金額者: (一)列冊低收入戶。 (二)罹患嚴重傷、病,必須三個月以上之治療或療養致不能過作。 (三)因照顧特定身心障礙或罹患特定病症且不能自理生活之共同生活或受扶養親屬,致不能工作。 (四)身心障礙致不能工作。 (五)依就業保險法第25條規定辦理失業認定或依同法第29條、第30條規定辦理失業再認定,並取得失業認定證明。 五、單親家庭獨自扶養未成年子女,卻因為前配偶的財產及收入列入計算範圍,導致低收入戶審查未通過,但已離婚的配偶實際並未負扶養責任,這種情形該如何是好? 答:100年7月1日起實施的社會救助法修正新制,已經將未與單親家庭子女共同生活、無扶養事實,而且也沒有負擔其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無監護權)的父親或母親排除計算,以符合單親家庭實際狀況。 六、親戚為了節稅,將申請戶的家庭子女列報為扶養親屬,但是實際上並無扶養行為,使機關在審查低收入戶資格時,將親戚的財產也列入計算範圍,致其喪失資格,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答: 社會救助法第5條第1項第4款明定,將認列綜合所得稅扶養親屬免稅額的納稅義務人納入家庭應計算人口範圍,以規範有扶養事實的個案,如果實際上無扶養關係存在,民眾切勿隨意將個人資料提供他人申報扶養,而影響自身權益。 【計算家庭總收入篇】 一、家庭總收入包括哪些項目? 答: 二、哪些特殊狀況的人,可以認定為無工作能力? 答: 16歲以上未滿65歲,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財稅資料查無薪資收入,經地方政府審核認定,就可認定為無工作能力: 三、身心障礙致不能工作範圍有哪些? 答: 四、我的小孩滿18歲,現在沒有繼續升學,算是有工作能力人口嗎? 答: 子女滿18歲未繼續升學,除非有下列情形,否則都算是有工作能力: 五、如果子女有在打工,會列入家庭總收入計算範圍嗎? 答: 家庭總收入包括家庭成員的工作收入、動產及不動產收益及其他收入。因此子女打工而有工作所得,會列入家庭總收入計算範圍。 六、已就業的外籍配偶,如果還未領有我國身分證,在低收入戶審查時是否要列計其工作收入? 答:依據100年7月1日起實施的社會救助修正新制,尚未設有戶籍的非本國籍配偶或大陸地區配偶,不列入應計算人口範圍,因此外籍配偶在取得身分證前,雖有工作收入,仍不予計算。 七、實際並無就業,為何在審查時還是要以基本工資核算? 答: 基於工作倫理考量,社會大眾普便遍認為有工作能力者應該去工作,並為避免部分民眾過度依賴社會福利資源,實際有工作能力卻不願外出工作,所以在社會救助法的立法精神下,針對有工作能力而未就業的民眾,仍然應該鼓勵其就業自立而非接受政府補助,因此規定依基本工資核算收入,比較符合社會公平正義。 八、雖有工作能力卻一直處於失業狀態,在審查低收入戶時,又要怎麼計算工作收入呢? 答: 針對有心工作卻無法順利就業之民眾,只要是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認定失業者或55歲以上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媒介工作3次以上未媒合成功、參加政府主辦或委辦全日制職業訓練,其失業或參加職業訓練期間可以不計算工作收入,但是所領取的失業給付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仍應併入其他收入計算。 九、如果實際領取的薪資未達基本工資,為何仍要以基本工資核算? 答: 實際薪資未達基本工資,可能是非全時性工作(像是僅上半天班,半天未上班),或是一年間僅於部分時間就業,其他時間未就業,這種情況在其未就業期間仍應視為有工作能力未就業,以基本工資核算,否則對真正完全失業卻要以基本工資核算工作收入的民眾,會有失公平。至於若確實是全時工作,薪資未達基本工資,這種情況就屬雇主違法,支薪未達法定最低薪資,則民眾應當勇於檢舉,以維護自身權益。 【相關福利篇】 一、低收入戶相關福利有哪些? 答: 二、中低收入戶相關福利有哪些? 答: 三、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還有其他補助嗎? 答: 各縣市政府大多依實際需要以及地方財力狀況,對設籍在轄區內的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提供特殊項目救助及服務,例如:產婦及嬰兒營養補助、托兒補助、教育補助、喪葬補助、生育補助等,各縣市規定不同,詳細情形可向戶籍所在地的公所或縣市政府洽詢,以便得到更豐富完整的資訊。 四、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的學雜費減免是向學校申請嗎? 答: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的家庭成員,25歲以下就讀國內公立或立案的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於就學期間,符合減免學雜費之學生(家長),可以在每學期註冊時填具減免學雜費的申請表,檢附證明文件向就讀學校申請,由學校審查符合規定後就可以減免。 五、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申請急難救助? 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檢同有關證明,向戶籍所在地的公所提出申請(同一事由限申請一次): 六、如果已經領有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或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還能再申請中低收入戶補助金嗎? 答:100年7月1日起實施的社會救助法修正新制,新增中低收入戶的相關福利,包括減免學雜費、補助健保自付保費50%,以及提供特殊項目救助服務等措施,並不會有重複領取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或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的情形發生;但如果有相同性質的補助,民眾可以擇優領取其一。 七、如果申請低收入戶資格前,就已經積欠健保費,通過低收入戶審查後,是否會因繳不出積欠的健保費而被停止使用健保就醫? 答:申請通過低收入戶身份後即獲健保費補助,會由地方政府支付日後的健保費,並不會因為之前有未繳費用而停止適用,但取得低收入戶資格前的積欠款仍需由民眾自行繳清欠費。 八、低收入戶可以申請入住國宅嗎? 答:低收入戶如符合各縣市國民住宅申請條件,可以向各縣市政府城鄉局或住宅主管機關詢問入住國宅的申請程序,並不會因為低收入戶身分就受到限制。 九、低收入戶補助金是否會受到法院強制執行? 答:根據100年7月1日起實施的社會救助新制規定,依社會救助法請領各項現金給付或補助者,可以檢具縣市主管機關出具的證明文件,到金融機構開立專戶,並載明金融機構名稱、地址、帳號及戶名,經報縣市主管機關核可後,專供存入社會救助各項現金給付或補助之用;專戶內之存款,不得作為抵銷、扣押、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所以開立社會救助專戶後,地方政府撥入社會救助專戶的生活扶助或補助,並不會被法院強制執行。 什么是低收入户?低收入戶係指設籍本市(需實際居住者),其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未超過最低生活費用新臺幣15,472元、不動產全家合併計算不超過新臺幣362萬元、動產部份含有價證券股票、基金、投資等及存款本息全家人口平均每年每人不超過新臺幣80,000元,且低收入戶分為:第一、二、三款。
中低收入户补助多少钱?補助內容: 1.一款低收入戶:戶內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新臺幣(以下同)12,393元2.二款低收入戶:每戶每月補助生活費6,358元,另戶內未滿15歲兒童每人每月補助2,802元。 3.三款低收入戶:戶內未滿15歲兒童每人每月補助2,802元。
低收入户有什么补助?(1) 低收入戶:每日補助1千200~2千元,最多補助13萬~18萬元/年。 (2) 中低收入戶:每日補助500~900元,最多補助6萬~9萬元/年。 (1) 家庭生活扶助:依條件補助每戶約6千元~1萬2千元不等/月。 (2) 子女生活扶助(未滿15歲兒童):每名子女約2千~3千元/月。
怎样才算低收入户?答: (1)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地區公告的最低生活費以下。 (2)家庭財產未超過低收入戶適用的當地區公告金額。 二、申請中低收入戶需符合哪些條件? 答: (1)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當地區公告的最低生活費1.5倍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