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子去做妓女,阿信把她带回家。但是初子从24岁到30岁,青春白白流逝,阿信也没为初子张罗对象。30岁的时候,有人给初子介绍一个55岁的男人,初子说会考虑一下,阿信给了她一巴掌不同意,说嫁了也是服侍别人而已。可是,初子在她家不就是个佣人么?每天晚上不还要给她捏肩膀服侍她么?初子去做妓女,或者嫁给老男人,还有机会生下一男半女,年老了也不至于孤苦伶仃,谁知道她就一定不幸福呢?或者,初子去别人家做佣人,也还有机会接触到其它男人,日久生情。但是,阿信一直以女儿的名义霸占着初子,让她在家里帮忙。阿信家大业大,找个上门女婿有多难?可是阿信眼里只有她的生意,从来没认真为初子张罗她的下半辈子,她的儿女孙儿团聚,其乐融融,也只有初子像佣人一在厨房忙活。哀哉!阿信本来留了一笔钱给初子,可是当阿仁把钱都拿去开超市没有余钱,她把初子那笔钱给了希望买房子,连浩太都说了一句实话,说原来初子始终都是个外人啊。我为初子流泪,初子当初就不应该回来这个家,阿信对她的付出已经习以为常了,阿信眼里只有她的生意,她的超市,她的事业有没有人继承,她已经没有余力顾及初子了,她以为她能给初子提供吃穿用住就是对她莫大的怜悯,拜托,初子已经长大了好么?去哪里都能活下来。哪怕她去哪里当佣人,都不应该在阿信家当佣人。初子就这么过了一生,阿雄就算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 昭和58年,田仓家族老祖母阿信当时年纪83岁,在家族事业第十七家连锁超市开幕的大日子裡突然不见人影,引起全家人的不安与揣测,纷纷把矛头指向时常与阿信作对的媳妇道子。 在大肆举行开幕典礼时,此时阿信正坐在前往北方银山火车上,不料竟被如同亲孙的嘉雄找到,逼不得已只好向... 阿造对于妻子深信阿信已经死亡伤心,即使如此看她为了办法事特地用米交易不禁生气,认为家中的经济状况已支撑不下害擅自拿走粮食。 阿松柏因为新的一年有阿信在,决定亲手做年糕给她吃,让自小饱受苦日子的阿信感到无比幸福。 不知不觉的随着春天的到来,阿俊主动护送阿信走返家的... 加代请求之下终于让阿信继续留在家中帮佣,看着她小小年纪却不简单,心中除了佩服也决定要努力学习,儘管母亲不停阻止两人的来往,还是偷偷的将好东西分享给阿信。 明子亲眼看见电线杆不小心倒落差点压伤加代,所幸阿信及时拯救她才没酿成悲剧,为此对阿信的态度大有改变。 阿信在... 平野去探望病情严重阿春,同时也鼓励她要振作打起精神,只要好起来愿意一直陪伴着她,让阿春高兴的笑得合不拢嘴。 阿春得知阿信要被父亲卖去陪酒,于是要她到东京找长谷春多香学梳头技术,不料话一说完便离开人世,随后母亲也支持阿信要到东京的决定,半夜协助她隐瞒父亲离开家乡。 ... 加代经思考后决定回酒田探望家人,却又担心着浩太会回来,于是请阿信势必要通知自己有关浩太的消息。 阿信託师傅的帮助顺利找到房子,加上染子等人赠与的日常用品心裡面非常满足,终于开始了独立梳头的工作。 家贺屋为了传承产业,一心想把店面传给加代,并安排好相亲等事宜,使加... 阿造因阿信没寄钱回家而跑到东京,深夜见女儿和龙叁在一起,便冷漠的向她表示即使到了适婚年龄也该先帮助大哥,随后得知要结婚便着急质问龙叁的诚意,此话让阿信觉得父亲把她当摇钱树。 阿信向龙叁坦承之前违背良心说要分手相当痛苦,决定不顾家人反对和他结婚,夫妻俩开始共度了打拚... 阿信目前是多香梳头店的招牌,儘管多香知道她是为了帮丈夫维持生计才来,但心裡明白梳头店的生意是因她而好转,希望她能一直待在自己店裡工作。 龙叁因生意遭人欺骗让阿信相当担忧,但除了鼓励丈夫之外,自己也只能认命的到外头赚钱。 染子见龙叁用阿信赚的钱去花天酒地,不顾情面... 龙叁因岳母难得到东京请她吃饭,让阿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顿时想起在山形吃苦的日子不禁流下眼泪。 每当有缝纫工身体不适时,阿信为了准时交货都会替补她们的工作,不料某日肚子突然剧烈阵痛,认为孩子即将临盆赶紧向母亲求助,及时赶回家的龙叁请产婆陪岳母一起帮妻子接生,得知... 阿信肯定自己在田仓家族中不会有可立足之处,面临丈夫和自己分房睡,就连婆婆也讽刺自己可以离家,感到渺茫的同时竟接获师傅的来信表示要在东京重建店舖,因此下定决心离开佐贺。 佐和因丈夫和婆婆成天为自己争吵,于是选择轻生来结束这一切,邻居发现后赶紧将她救起,阿信得知后也连... 龙叁看着母亲的对妹妹的偏袒及对妻子的刻薄,终于忍受不住情绪愤怒的向她抗议表示不满,在阿信的阻止下只觉得自己相当没用无法好好保护心爱的人感到伤心。 阿信挺着大肚子在公公的坚持下待在家裡休息一天,虽然不用辛苦的下田耕作但听见婆婆及笃子的閒言恶语更是难过的受不了。 秋... 阿信带着儿子回到山形县,在母亲的询问下才将事情的原委说出,虽然得到母亲的安慰心中相当温暖,但面对哥哥和大嫂如此不欢迎自己,不禁开始担心会成为他们的负担。 阿富得知阿福故意只给儿子饼乾还修理小雄,生气的回家将仓库的米挖去卖掉并换成糖果饼乾,不料儿子却藉此将仓库上锁。... 加代的母亲担心女儿到阿信的饭馆做事会破坏与正男的夫妻关系,希望阿信能够说服加代回家,其实阿信心中明白加代嚮往自由的生活,但最终为大局着想决定关掉饭馆。 浩太擅自替阿信找工作,并找好房东阿久嫂让她在伊势的生活有受到照顾,阿信经拔山涉水终于到达目的地,开始过着卖鱼维生... 阿富和女儿回到山行县后,虽然听她说有请阿治一起来揹自己上山,但眼看着外头下着大雪天色也渐渐变黑仍看不见儿子的踪迹,最后还是由女儿背着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回最熟悉的老家。 龙叁见阿信处理完岳母的丧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知道她内心其实充满内疚感到心疼,并且给她鼓励和支持... 小雄和弟弟们捨不得小初离开,为了留下她便勇敢的向父母亲表达彼此的想法,所幸在父亲的同意下,一家人终于可以继续一起生活。 阿信听到传闻浩太经过转向已经出狱的消息,为了见他一面特地前往海边等待,没想到竟看见浩太完全变了一个模样,不禁让她对现在的政局感到心痛。 龙叁见... 小初从阿信口中得知可以和小雄会面感到开心,在看见他安然无恙后终于放下心中的不安,也见他开心的分享即将前往陆军预备士官学校的事情。 几个月后阿信因为担心小雄被派到战地,特地写信向二哥询问,得知他现在很安全,反而在国土上的安危更令人担忧,便在和龙叁讨论将阿禛送往乡下躲... 维仁对于开店一直抱持着理想,希望之后可以开一间属于自己的百货公司,但母亲始终认为自己的想法好高骛远。 阿信收到阿健来信表示找到小初的下落,便不得已放下手边工作,赶紧前去东京了解状况。 阿健带着阿信来到美国大兵的聚集场所,她才得知小初在裡面从事陪酒的工作,当小初发... 阿信到京都参加自助式服务的买卖研究会后,才明白时代变迁的快速,此时的维仁却提起女友川部道子愿意资助他,才发现儿子为了贪念辜负百合的心意。 百合知道自己配不上维仁便早已对此感情死心,同时也不希望他们母子为了自己争吵,深夜离家的找希平求助往后生活。 希平得知维仁抛弃... 阿信参加完希平与百合的婚礼后才返家简单的吃晚饭,得知道子动用娘家的钱和维仁到外头吃饭,气愤的要她嫁进田仓家就该省吃俭用,而不是回娘家要零用钱。 维仁的战友崎田辰则受自己的请託来到田仓商店工作,拥有在美国超市打工五年的他,一定能给予新店开张有所帮助。 阿禛被哥哥叫... 阿信得知维仁对仙子一家的忘恩负义后,气得要他另外再找土地,两人因此吵的不可开支。 浩太从阿信口中得知她想替希平造窑,却因为开连锁店而中断此事,二话不说马上答应给予金援。 阿信接获百合出车祸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的赶到医院探望,却发现她已经离开人世的事实…... 维仁在母亲生日当天宣布即将建立规模最大的第十七间分店,也分享这期间的交涉过程是多麽困难艰辛,没想到却见母亲勃然大怒的反对。 阿信见维仁这次看上浩太的店面感到相当不谅解,经过思考后决定将浩太对于自己及田仓家的恩惠说出,并希望他不要恩将仇报。 浩太明白阿信的立场为难... 阿信 《阿信》(日语:おしん Oshin)是日本放送协会(NHK)自1983年4月4日至1984年3月31日播映的晨間小說連續劇,是1980年代最轰动的电视剧之一,共有297集,每集15分鐘,是NHK電視部開播30周年紀念電視劇。該劇於日本國內首播期間的平均收視率是52.6%,為日本史上收視最高的日劇。而單集最高收視率是1983年11月12日(第186集)創下的62.9%(Video Research調查,關東地區)。該劇後來亦於全球63個國家與地區播放,當中包括台灣、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阿富汗、伊朗和埃及等地。另外還曾將第一部敘述阿信童年的故事拍成動畫電影,1984年3月17日於日本上映。 劇情簡介[编辑]《阿信》劇情進展方式是83歲的阿信外出旅行,回到過去曾生活過的地方回憶自己的一生。 橋田壽賀子與和田加津是鄰居,橋田壽賀子因此把和田加津叫賣蔬菜等經驗寫入《阿信》劇本。2009年6月,和田加津之子和田一夫在東京都接受《今周刊》專訪,說:「母親的一生,並非全都與劇中的阿信一模一樣。」[1] 故事大綱[编辑]阿信一角由三名女演員分飾,整齣劇集大致分為下面三個階段: 演員介紹童年篇── 7至9歲,小林綾子飾阿信生於明治34年(1901年,肖牛)山形縣的佃農家庭,一家十口生活極為困苦。渴望讀書的阿信7歲那年被送去木材行當幫傭,木材行的女管家阿常處處苛待阿信,很多工作阿信都是一邊流淚一邊完成。出門幫傭前,奶奶送了阿信五毛錢作護身符,後來阿信被阿常懷疑偷了木材行的五毛錢,阿常不分青紅皂白就把阿信的那五毛錢當作竊款沒收。阿信一氣之下逃離木材行,卻在大風雪中迷途昏倒,幸得逃兵俊作搭救。俊作悉心照顧阿信,使阿信得以康復。俊作教導阿信要關愛別人,還教她讀書寫字、學算術、搗年糕;阿信在山上度過了半年美夢一般的生活。春天來臨,俊作把心愛的口琴交給阿信,親自送阿信下山,不料卻被搜山的憲兵捉到並即時把他射殺。阿信抱着俊作的屍體嚎哭…… 阿信被憲兵帶回憲兵所調查,然後返回老家。家中仍然極度貧困,父親不如想像中歡迎她的歸來而是嚷嚷著要打她。在阿力姐幫忙下,打聽到酒田加賀屋打算請幫傭照顧嬰孩,在未了解清楚加賀屋的決定前,阿信獨自步行三日三夜前往酒田加賀屋。阿信堅毅的做事態度受到加賀屋老太太邦子的欣賞,雖然阿信是幫傭,老太太卻對阿信如孫子般看待。而與阿信同齡的加賀屋繼承人加代大小姐透過幾次機緣,與阿信有著姐妹般的情誼。 少女至成年篇── 16至46歲,田中裕子飾阿信幫傭期間,老太太邦子教會阿信毛筆字、記帳、茶道、插花、禮儀,轉眼阿信到了16歲的花樣年華。就讀女校的加代則立志成為畫家,對經營加賀屋生意興趣缺缺,並經常在海邊寫生。兩人在海邊邂逅了參與農民運動的年輕社會主義者高倉浩太。阿信和加代都對浩太有意思,浩太則對阿信有意思。浩太寫信相約阿信一起到東京,加代發現後把信藏起來,並不顧家人反對偷偷赴約。阿信知道後傷心不已,又忘不了浩太。她拒絕了老太太撮合的婚事,並離開了加賀屋。回到老家老父作造對於阿信拒絕婚事非常憤怒,認為她沒有顧及家中貧困的境況,準備把阿信賣給溫泉妓院。大姊阿春因在工廠染上肺病被送回家。眼見阿信將要被賣到妓院,教導阿信要有一技之長以獨立生活,因此臨死前訴說自己心願,並介紹阿信到東京找長谷川師傅學梳頭。 阿信為完成阿春心願,在母親協助下到達東京。得到長谷川師傅傳授技藝,加上附近的酒家女染子等人支持,阿信開始髮型師生活,四處幫人做髮型,略有名氣。阿信在東京重遇加代。知道浩太根本對加代無意思,浩太的冷淡對待亦使加代心灰意冷。加代妹妹急病去世。在阿信勸告下,加代想到自己成為加賀屋唯一的繼承人,對浩太付出的感情也無結果,只好回酒田並答應家人安排的婚事。 離開長谷川師傅獨立的阿信,憑著美髮技術打理生活,同時因染子等人認識年輕實業家田倉龍三。龍三傾慕阿信,阿信卻不感興趣。後來阿信因浩太惹上官非,得龍三斡旋搭救才獲釋。阿信開始對龍三稍有好感。為了寄錢回山形老家建屋讓哥哥庄治結婚,阿信沒日沒夜的工作以致得了腳氣病病倒,卻只收到父親催錢的來信,住院期間都是龍三照顧阿信。最終阿信被龍三打動,不顧家人反對的兩人在神社前悄悄舉行了婚禮。 婚後阿信搬到田倉商店居住。由於阿信的出身,龍三母親反對他們的親事。後來藉着阿信的才幹,老管家源右衛門及龍三父親都慢慢承認阿信,唯獨龍三母親堅決反對。不久後,阿信父親作造病重,阿信回山形老家見他最後一面,父女倆終於和解。喪禮後,阿信到酒田探望加賀屋老太太和加代,得知加代的丈夫在外頭和藝妓有了私生子。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軍需品需求下降,田倉商店面臨經營危機。 阿信賺錢幫補家計,但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卻傷害了龍三的自尊心,婚姻也出現危機。但懷孕的阿信為了生活,把店中的布料拿去淺草擺地攤拋售,卻受地痞欺侮,流氓老大阿健出面解危,順利賣清倉存布疋。阿信用賣布的錢與龍三經營童裝生意,長子阿雄也在這段期間誕生。童裝生意越做越好,龍三急功近利,不理會阿信反對,孤注一擲地抵押借貸建造廠房。可惜一場關東大地震,新建的成衣工廠全毀,源右衛門為救阿雄被倒塌的房屋壓死,一家三口走投無路,只好回到龍三的故鄉佐賀。 阿信在佐賀的生活宛如地獄,婆婆阿清看不起阿信的出身而對她百般刁難,阿信開朗的性格也逐漸消逝。阿信企圖帶阿雄回東京找美髮師傅一起再次發展美髮事業,不料走漏風聲,被龍三攔下時意外撞傷陷入昏迷,背部以至手臂嚴重受傷。經醫生治療後右手不能發力,阿信只好留下來養傷。後來,阿信懷孕期間因婆婆的偏見與刁難、偏心照顧同孕期的女兒篤子導致阿信營養不良,加上種田操勞,長女阿愛夭折。阿信對婆家徹底死心,帶阿雄回到東京,右手卻因在佐賀受傷而無法再做頭髮。藉著阿健幫忙,阿信帶著阿雄擺路邊攤。後來因阿健過於熱心,被阿健的太太誤會二人有染,阿信只好帶着阿雄回山形老家。 回到山形,阿信眼見母親受盡哥哥庄治與兄嫂埋怨,決定再次打工。其間阿信收到加賀屋老太太病重的消息,立即前往探望。老太太過世後,加代得知阿信的遭遇,幫助阿信用加賀屋一間暫時空置的房屋做生意,於是阿信開始營業小飯館生意,浩太此時也來到酒田。由於阿信的飯館經常被醉酒客人搗亂,客人又經常對阿信毛手毛腳,浩太極力反對阿信繼續經營,最後經由浩太位在伊勢的親戚阿久婆的幫助,阿信到伊勢開始賣魚。 阿信憑過去的工作經驗,以獨特商業手法賣魚,生意非常好。阿久婆了解到阿信的能力,希望資助阿信開魚店。一場猛烈風暴,龍三在佐賀的田及開墾的地都化為烏有,事業發展無路。心灰意冷的龍三,感到前路茫茫,在其父親和大嫂的勸說下打算到伊勢和阿信見一面,再到東北重新上路。但一家三口重逢後,龍三看到阿信賣魚如此辛苦,深受感動,決定留下,二人重新開始互相扶持的生活。 龍三和阿信合力經營魚店,生活安定。不知不覺到了阿雄讀小學的日子,阿信請母親到伊勢參加入學禮。同時阿信再度懷孕,母親留下照顧阿信,四人過着短暫而幸福的生活。阿信次子阿仁出生後不久,阿信母親證實患上白血病,不久病死。加賀屋倒閉後,賣身養子的加代重遇阿信後去世,阿信依照其遺願收養了加代遺孤希望。幾年後,阿雄即將上中學,阿仁和希望亦快要上小學。一日,阿健被委託把遠房親戚小初賣到大阪的妓院,途中到伊勢探望阿信。阿信不忍女孩被賣到妓院,於是收留小初當女傭,阿信亦將小初視如己出,加上次女阿禎誕生,阿信和龍三撫育五個孩子,努力地經營魚店。平靜幸福的日子卻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 隨着中日戰爭爆發,日本的食物及日用品越來越缺乏,魚店生意越來越艱難。龍三藉著當軍官的二哥龜次郎的關係,使田倉魚店成為軍隊鮮魚供應商。後來,龍三漸漸投入軍需市場,結束魚店並開設工廠製作魚類製品及紡織品供應給軍部,男孩們也開始對戰爭感到興趣。在軍部協助下,阿信一家物質不缺,甚至可以搬到大宅居住,生活無憂,但阿信對龍三如此依賴軍隊感到非常不安。 小初與阿雄的感情越加深厚,另一方面,阿雄漸漸對戰爭抱正面態度,令阿信非常憂慮;小女兒阿禎也被獨自送去遠離戰爭地區的人家委託照顧,卻被差別對待。太平洋戰爭爆發,阿雄被徵召入伍,阿仁也偷偷報名加入少年兵,最終與小初相誓信守的阿雄在菲律賓呂宋島戰死,全身投入軍需市場的龍三也隨着日本戰敗而自殺身亡。阿仁和阿禎回到了家,然而小初卻不知去向地定期寄錢回家。 成年至晚年篇── 50至84歲,乙羽信子飾戰後的阿信,與阿仁、希望沿街叫賣,販售魚和蔬菜,在阿信50歲那年開始經營田倉商店。同時透過阿健長期尋找下,找到了陪酒賺錢的小初,重回田倉家。對陶藝有興趣的希望選擇離家找陶藝師傅學習技藝。阿仁結識妻子道子,道子父親提出建議:田倉商店應改建為超級市場,同時販售各類生活用品以及服裝,獲取更多利潤。阿信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魚和蔬菜才是田倉商店的本業。但最終敵不過時代潮流,超級市場確實有其發展性,阿信決定放手一搏。同時,被阿仁始亂終棄的女傭百合主動請辭後無處可去,而前去投靠學徒時期的希望,兩人互生情愫並結婚生子。小初則在阿信和阿仁的安排下搬出田倉家,獨自經營手作織品店。阿禎也和阿仁的創業夥伴辰則結為夫妻。 過了30年,田倉家將商店經營得有聲有色,陸續開了16家分店。到了昭和57年(1982年),阿仁在阿信的生日餐會上提出開第17家分店的想法,但新分店開幕卻會造成浩太家族企業重大損失,阿仁不顧阿信的反對堅持實行計畫,阿信覺得阿仁的性格乃耳濡目染,是自己從前為了錢拼命工作,造成阿仁唯利是圖而不懂得關愛他人的個性,就決定在第17家店開幕當天(1983年春)選擇出外旅行,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否哪裡走錯了。陪伴阿信旅行的是成了優秀陶藝家希望的獨子阿圭(加代的孫子,阿信的養孫)。 旅行歸來,田倉家已是內憂外患:阿仁與道子感情不睦,道子也十分不諒解阿信突然離家;第17家店受大型超市擴展影響,處境堪虞。浩太的兒子決定將自家商店讓給大型超市,如此一來田倉商店面對大型超市可說是毫無競爭力,成立新商店向銀行的貸款將會造成田倉家破產。阿仁懇求浩太幫忙,浩太表示會依照阿信的決定行事,而阿信卻對浩太提出了跟阿仁相反的方案。原來阿信覺得阿仁事業太順遂,藉此機會讓田倉超商跌進谷底,對阿仁本人和田倉家族是有利無害的。最終在田倉家破產前,浩太說服開大型超市的朋友接收田倉家的新商店,危機總算解決。經此一役,阿仁夫婦重修舊好,田倉家更和睦齊心。 與阿信一同走過八十多年人生路程的,曾有她的父母親、加賀屋老太太邦子和小姐加代、教授她理髮技藝的長谷川師傅,經常照顧她的阿健、阿久婆,還有她的丈夫龍三、長子阿雄、希望的妻子百合等等,都魂歸黃土了。此時,陪伴阿信同看夕陽餘暉的,是她在16歲時於酒田邂逅的浩太。 演員表[编辑]※【】中為中視播映版的部分人名翻譯,和原文有所差異 演員角色劇中年齡粵語配音(無綫電視)國語配音小林綾子谷村信 (童年)童年期 (7~9歲)孫明貞劉香君田中裕子谷村信 田倉信 (婚後從夫姓田倉) (成年)少女〜成年期 (16~46歲)曾慶珏林芳雪乙羽信子田倉信 (老年)中年〜老年期 (50~84歲)曾慶珏崔幗夫 谷村家[编辑]田倉家[编辑]加賀屋(八代家)[编辑]劇中旁白[编辑]演員角色介紹/暱稱/關係/職業粵語配音(無綫電視)奈良岡朋子旁白於完結篇中以路人角色身份登場源家祥 (改由男聲旁白) 工作人員[编辑]
日本以外播映[编辑]香港方面,無綫電視於1984年在翡翠台下午婦女節目《婦女新姿》時段播出《阿信》粵語配音版,據說是當年無綫主席邵逸夫在看過該劇之後大受感動,故決定引入並作為《婦女新姿》短劇播出;及後因大受歡迎,而在翡翠台晚上綜藝節目《歡樂今宵》時段內重播,牽掀起了全港的「阿信熱潮」;本劇一天內在同一頻道播放兩次,創下當年電視紀錄。無綫電視播放《阿信》的粵語主題曲《信》,由林敏怡作曲、鄭國江作詞、旅日台籍歌星翁倩玉主唱,歌詞中「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將要逝去總想挽留」及「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至今仍流行在粵語社會;片尾曲則是《愛的奉獻》。而本劇在香港開始播放的同時(1984年),本劇的原型八佰伴就以「阿信所創辦的百貨公司」作為噱頭,於1985年沙田新城市廣場開設第一家香港八佰伴,之後並大規模進入香港市場,一度成為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百貨公司。 《阿信》在翡翠台《婦女新姿》時段播出是首播,而在《歡樂今宵》時段是重播;此也是以《新姿劇場》為名的下午2時播放日劇時。 1986年4月,無綫在《歡樂今宵》時段內再次重播 時間 20:30 - 21:30。 1987年,緊接播放《海誓山盟》。無綫配音版也深得觀眾喜愛,孫明貞、曾慶珏、林保全等配音員也大受歡迎,同時為無綫的配音水準得到大眾專業評價。 1995年,亞洲電視購得《阿信》香港播映權,於是《阿信》在香港地區再度播映,並作為本港台第一線劇集於晚上六點半播出,主題曲則改為翁倩玉主唱的《永遠相信》。 2015年,無綫再次購得《阿信》香港播映權,於日劇台重播,沿用1984年無綫配音版本。 《阿信》在台灣是由中國電視公司(中視)首播,首播期間為1994年5月27日至1994年11月1日,首播時採用雙語播出,主聲道為國語配音,副聲道為日語原音;原被排在台灣時間每週五21:30播出,每集播90~120分鐘。 1994年7月14日,中視臨時決定,《阿信》自1994年7月18日起和台灣時間每週一至週五20:00—21:00首播的美國電視影集《新超人》交換時段(當年《新超人》為7月8日上檔播出),改為台灣時間每週一至週五20:00—21:00(即八點檔)首播。中視此項決定的原因是:原被排定1994年7月25日起台灣時間每週一至週五20:00—21:00首播(亦即承接《新超人》原時段)的日本電視台50集日劇《西遊記》(堺正章版本)因只收到26集而來不及配音,每集從翻譯到錄製國語配音至少需要兩個工作天;而且截至1994年7月14日,《阿信》還有65集尚未首播,如果仍排在台灣時間每週五21:30開播就得繼續播一年才能播畢,放在台灣時間每週一至週五20:00—21:00首播能加速消化庫存。《西遊記》第1集首播時間被排定為1994年7月22日起台灣時間每週五21:30。[2]《新超人》播出時段從1994年7月23日開始更改為每週六21:30,由於交換時段之前是播到第6集,因此7月23日週六21:30是從第7集開始播放。《阿信》從此成為台灣第一部雙語播出的八點檔電視劇,也是第一部登上台灣八點檔的日劇。[3] 《阿信》憑著本身感動人心的劇情,搭配翁倩玉主唱的國語主題曲〈永遠相信〉(姚若龍作詞,許願、趙增熹作曲)以及歐陽菲菲主唱的國語片尾曲〈感恩的心〉(陳樂融作詞,陳志遠作曲),成為當時台灣著名的境外電視劇。隨著《阿信》在台灣地區收視率居高不下,〈永遠相信〉與〈感恩的心〉已成了家家戶戶所熟悉的歌曲;所以當中視突然將片尾曲換成姜育恆主唱的〈哭過笑過愛過〉(陳樂融作詞,陳志遠作曲)時,一度遭到許多忠實戲迷們的不滿與抗議。 中視文化公司出版《阿信》觀眾觀後感文集《阿信:至深的愛》(裘恩偉總編輯,1994年10月初版,ISBN 978-957-99746-0-8),中視董事長吳俊才與中視總經理石永貴寫序,內文分為〈靈魂深處的迴音〉、〈阿信講座〉、〈阿信精神清香處處〉、〈捲起媒體旋風〉、〈觀眾熱情來函〉等五大部分,共收錄林良、梅新、陶曉清、吳淡如、謝鵬雄、周玉蔻、倪敏然、林照真等人的觀後感文章與《大成報》的一篇評論文章〈日劇「阿信」是「文化侵略」嗎?〉。中視文化公司另有出版《阿信徵文選集》(裘恩偉總編輯,1994年11月初版,ISBN 978-957-99746-1-5)。有線電視頻道方面,則是由緯來日本台購入,以原音版播出。 1997年10月30日14:30,中視在台北凱悅大飯店舉行開播28周年茶會[4],中視新聞當家主播沈春華主持,藍心湄、李宗盛、蘇慧倫與紅色警戒樂團現場演唱,中視八點檔連續劇《大姐當家》女主角孫翠鳳及男主角翁家明現場合唱〈四季紅〉,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按鈕啟用中視第四代商標與「中國電視公司」六字的中圓體標準字;茶會最後,演藝經紀人夏玉順旗下藝人陳德容、馬景濤、涂善妮、蔡佳虹、張瑞竹、葛蕾、艾偉、伊正等藝人合唱〈感恩的心〉,代表希望中視八點檔連續劇收視率能與《阿信》一樣年年長紅[5]。 2008年3月25日至2008年6月2日(同年6月3日20:00-20:25播出完結篇),台灣時間每週一至週四20:00—22:00,中視無線台再度以雙語播映該劇,主聲道為國語配音,副聲道為台語配音;隔天13:00—15:00重播時,主聲道為台語配音,副聲道為國語配音。由於版權問題,國語主題曲改成《感恩的心》,重新編曲之後改由楊培安主唱,而當時所推出的宣傳短片,更由執政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楊培安合唱《感恩的心》以作噱頭。台語片尾曲《酸風柳樹》(澎恰恰作詞,澎恰恰作曲),也是楊培安主唱。 2013年11月18日至2014年,台灣時間每週一至週五19:30—20:00,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視)於民視無線台以雙語(主聲道為國語)播映該劇,因台灣優生以「優生矽晶」系列產品冠名贊助而以《優生矽晶劇場:阿信》為該劇標題。國語主題曲同樣為2008年中視版本,由楊培安主唱之《感恩的心》。由於版權問題,2013年11月27日起,中華電信MOD用戶無法收看該劇,台灣互動電視公司以其他節目覆蓋該劇。 中國大陸[编辑]中國大陸方面,1985年,夏普與柯尼卡聯合贊助中國中央電視台首播該劇,播出版本為中央電視台譯製的普通話配音版,片名《阿信的故事》;片頭及片尾均保留使用日本原版,並無自行製作的主題曲及片尾曲。為阿信配音的大陸配音員張桂蘭為此獲得飛天獎最佳配音獎,旁白则由林如担纲。該劇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時,幾乎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收視率高達80%。 2007年,湖南卫视重播該劇,播出的版本是中視的國語配音版,主題曲改為紀敏佳主唱的《永遠相信》重新編曲版。 伊朗方面,該劇最高收視率超過90%,使「Oshin」(阿信)一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日本的代名詞。為了符合伊斯蘭教的道德規範,該劇在伊朗播映時,一些有關男女接觸的片段因被認為是「猥褻」而被剪掉。伊朗與阿富汗播映的是波斯語配音版。 |